Skip to content

企业国际化

Lee Wang(王利) edited this page Dec 26, 2017 · 6 revisions

企业国际化

产品是指能够供给市场,被人们使用和消费,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,包括有形的物品、无形的服务、组织、观念或它们的组合。

产品一般可以分为五个层次,即核心产品、基本产品、期望产品、附件产品、潜在产品。核心产品是指整体产品提供给购买者的直接利益和效用;基本产品即是核心产品的宏观化;期望产品是指顾客在购买产品时,一般会期望得到的一组特性或条件;附件产品是指超过顾客期望的产品;潜在产品指产品或开发物在未来可能产生的改进和变革。 产品是“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”的结果,即“过程”的结果。在经济领域中,通常也可理解为组织制造的任何制品或制品的组合。在现代汉语词典当中的解释为“生产出来的物品”。 产品和研发的国际化本身是为支持业务的国际化。

基于产品管理概念的基础上把产品生命周期概括为:产品战略、产品市场、产品需求、产品规划、产品开发、产品上市、产品退市生命周期管理7个部分

产品战略是企业对其所生产与经营的产品进行的全局性谋划。

产品市场是商品经济运行的载体或现实表现。相互联系的有4层含义:一是商品交换场所和领域;二是商品生产者和商品消费者之间各种经济关系的汇合和总和;三是有购买力的需求;四是现实顾客和潜在顾客。

产品需求文档是将商业需求文档(BRD)和市场需求文档(MRD)用更加专业的语言进行描述。该文档是产品项目由“概念化”阶段进入到“图纸化”阶段的最主要的一个文档。当然,这个定义针对的是一个全新的产品。广义上来讲,产品需求的描述,应该包含有产品的战略和战术,战略是指:产品定位、目标市场、目标用户、竞争对手等。战术是指产品的结构、核心业务流程、具体用例描述、功能&内容描述等,本文主要讨论的是战术部分。

产品规划是指产品规划人员通过调查研究,在了解市场、了解客户需求、了解竞争对手、了解外在机会与风险以及市场和技术发展态势的基础上,根据公司自身的情况和发展方向,制定出可以把握市场机会,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的远景目标(Vision)以及实施该远景目标的战略、战术的过程。

产品国际化

  • 产品的战略定位要是基于国际市场的:比如产品的目标客户是国际的,产品的竞争对手是国际的,从而导致产品的核心目标,指标的制定都是必须基于国际的。
  • 产品设计的全球化:这本身是由全球化的客户来源决定的。(比如回族不吃猪肉,想做回族人的生意就不能选择猪肉生意)。
  • 产品本地化:本地化是国际化战略在局部区域的实施策略。
    比如卖化妆品,不同地域的审美不同,喜欢的颜色和质感不同,产品的销售也不同。又比如不同的税收策略不同,则定价也不同。 本地化要充分考量目标区域的语言,文化,经济,法律,政策,渠道,价值观。 所以组织结构的配置也需要是具有本地化特点的,比如我们现在做美国夺宝的业务没有美国或者美国背景的人员,导致很多产品设计或体验依赖猜测和调研,产品试错周期长,成本高)

研发国际化

  • 组织和流程的国际化
    研发人员的发展方向需要是国际化的,研发环境全球化必然需要研发自身有全球化的视野和素质。(比如我们对研发的技术要求,能力要求能是需要国际化的标准) 项目流程的管理需要按照国际化标准。(CMMI,PCMMI)
  • 沟通的国际化
    研发的内部沟通要使用国际通用方式(比如英文)或者统一的国际标准(比如UML, 设计模式)。
  • 技术为业务和品牌国际化服务。
    努力提高自身,加入国际化的规范组织,吸收国际营养,同时提供贡献给国际市场。(比如airbnb目前业务范围覆盖全球100多个国家,其品牌知名度以及人才的吸收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其github的开源项目)
Clone this wiki local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