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content

Latest commit

 

History

History
44 lines (20 loc) · 2.74 KB

上慰中慰与少慰.md

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

44 lines (20 loc) · 2.74 KB

上慰中慰与少慰

Tags: Clan

朋友跳楼了怎么办?

打钱。

别去“安慰”,人家现在已经精疲力竭,哪还有心力来应付这些安慰。

直接问账号,直接打钱。不管人家是要救命也好、治丧也好、看心理医生也好、照顾自己生活也好,钱都有用。

比不打钱的“安慰”有用,有用得多。

说关心,理论上还可以出力——不是表态出力,而是马上帮人做菜送饭、帮人看孩子接孩子、帮人跑腿买药排队这种出力。但一说出力,很多人都不方便——你一个搞CNC加工的,做菜你又不会,跑去添啥乱?而且对方也未必方便接受你这些不专业的帮助,回头对方搞不好更累。

所以,还是打钱,打钱最实在。

只要你关心谁,你就打钱,哪怕五块十块、放下就走。

如果你还想多口头表达一下关心,那么就要再多打一点——因为这个口头表达要占用对方的注意力和时间,其实对方会有额外的精力消耗。

如果还要跟对方多谈几句,对方还要表达一下感谢——这个只要你给对方留了这机会窗口,对方势必有这个社交义务,不是你“不用”,对方就能免役的——那么你更要再多打一份。

很多人搞反了,觉得一声不吭的打钱就要打最多,多说一句安慰话就可以少点——因为“安慰的话也很有价值”,如果再搞到自己亲自到场“慰问”、对方必须行礼感谢,就觉得还可以再给少一点——因为这种“亲自到场慰问”比仅仅“口头说几句”更“贵重”了,更不用说比只打钱啥也不说的人了。

是吗?

这是一种“只考虑自己的付出,不考虑别人的得到”的极其自私冷酷的算法。你没发现吗——受方得到的实际帮助在递减、承受的实际负担在增加,还因此欠下的人情债在递增,这真的叫做帮助和关心吗?

还是在“付出最小代价、获得最大收益”?

你可能不同意这个分析,要大声主张“情义比钱重要”,但是这么说吧——你将来几乎必然要悲愤的痛斥别人“眼里只有钱、不在乎情义”。

因为人家几十年后回忆往事、总是记得那些第一时间发来消息“听说出事,转了十万到你账户,积极处理,祝平安”的人,而不记得那茫茫多蜂拥打电话来表示“惋惜”、“同情”,然而既没出钱、又没出力,甚至还吐槽事主反馈不够感恩的有情有义的人。

这是因为人家“只认钱”吗?是吗?

对外要奉行“关心就直接打钱,打算问候就打更多,导致对方有还礼压力就要打更更多”的实践逻辑,你照这个办,人缘不好,天都不答应。